9月25-26日,在辽宁沈阳召开的“2021中国化工学会暨辽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峰会”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山大学精细化工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纪红兵教授荣获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化工学会第一批科普基地授牌等三项荣誉。
纪红兵带领团队在完成了仿生催化烃类氧化转化的成果基础上,按照产业链设计推进将环氧化合物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工作。这次攻克的项目“农林用化学品增效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针对农林业用化学农药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完成了纳米缓释农药、农林用环保助剂、农林用化学品增效及其复配技术等内容研究。项目的实施大幅度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j9九游会官网,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还对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轻质烯烃是现代化工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轻质烯烃的绿色转化工艺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研究焦点和产业制高点。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化工行业降碳要求,纪红兵带领团队围绕仿生催化烃类氧化转化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以石化工业中的大宗原料碳四烷烃、碳六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工艺为研究重点,在仿生催化氧化的自由基定向控制、稳定性调控科学基础,以及气液传质强化、流动-传递规律等工程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其团队已实现温和条件下的氧气活化,形成石油化工中烃的精准催化氧化工艺,并将这一平台技术应用于环己酮氧化制己内酯、环己烯氧化制环氧环己烷、正丁烷氧化制甲乙酮等一系列工艺中。
除轻烃绿色转化以外,纪红兵还带领团队持续攻关高端精细化学品、智慧化工安全与应急、油气回收和废气治理等技术,全面突破“卡脖子”问题。
在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方面,通过催化减碳技术,与其团队创建了高硅多级孔分子筛浓凝胶合成工艺,开发系列高硅ZSM-5多级孔分子筛以替代活性炭吸附工艺。该项目为我国开展化工园区VOCs控制作出示范,荣获了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至今,纪红兵及其团队已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50余篇,授权中国专利140余件,他本人连续4年(2017-2020)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纪红兵致力于推动石化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多年扎根服务广东省各大石化园区,为推动广东石化产业向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培育持续提供创新动能。基于在化工科学技术领域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纪红兵被授予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是中国化工学会会员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根据《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条例》和《中国化工学会会士评选工作实施方案》,中国化工学会于2021年1月启动了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的评选组织工作。经学会会士和有关单位提名、形式审查、专家初评、会议最终评审等程序,评选出16人授予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主要授予在化工科学技术领域方面取得重大发明创造和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
纪红兵还是一位心系石化产业、致力于推动绿色石化的科普传播者,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石化科普创作传播。
为改变“谈化色变”的氛围,让大众客观认识石油化工行业,讲好化工故事,纪红兵主持编著《石化科普知识》、《蓝天白云不是梦》、《天然香料健康图典》等科普丛书,建设化工科普网站和大湾区化工科普微信公众号,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科普讲堂、亲子活动、夏令营等,搭建大众理性认识石化、支持石化的桥梁和纽带,纪红兵教授从不缺席,坚持做好科普传播的引路人。
纪红兵教授十年科普历程,作为石化产业科普领军人物,带领团队组建石油化工科普教育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十大“中国石油和化工科普基地”,并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新闻宣传先进工作单位”称号。科普基地依托广州、惠州、茂名石化区,以“点”到“面”向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辐射普及石化知识,使大众消除对石化的误解,科学地认识石化产业。基于纪红兵在科普工作上的突出成就,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次大会,纪红兵教授组建的科普基地获批“中国化工学会第一批科普基地”,基地依托“化学化工”特色产业学科和中国化工学会日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科普团队,围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开展科普工作。